创意生在「框」里,活在「框」外
- Sat May 23 09:16:27 CST 2020
-  | 作者:左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蓝朋友 创意制作 , 作者:左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DGuider立场
莫奈没有创造绘画,但是他用油画布创造了印象派;诺兰没有创造电影,但是他用《记忆碎片》开创了新的叙述结构;乔治卢卡斯没有创造科幻,但他把电影镜头搬到了宇宙。任何创造者都有束缚他的限制,能否打破它或利用限制本身,才是具有创造力的证明。数字时代的到来,从电脑到移动端,从门户网站到如今微信、抖音。广告从Banner框里跳入视频框里,不同的框也是不同的限制,创意的框框也不断的变化,但创意的本质从来没变—创造!甚至把框变成创造的元素。在PC时代的广告,那个时候最大的限制来源于网速与电脑的处理器能力,在主要的广告媒介:门户网站上,为了保证用户加载的速度与运行速度,避免打开页面后半天看不到广告与“卡成狗”的现象。文件的尺寸往往被限制在20kb-30kb,CPU使用率更是有明确的要求。在现在动则以mb计算的网速来说基本不可想象。(1兆字节mb=1024千字节kb)在高品质的画面都会被压缩成一坨浆糊。广告的尺寸也只在宽480px ✖高80px左右大小的框内。这些框对于数字创意人来说一直都存在,他们对限制创造未曾妥协。说是为框而生也不为过。而Banner框、Video框、网站本身、浏览器,都是可以成为我们的创造元素。那我们来看看我们做了哪些努力:1把框变成我的道具,把广告本身变成我的卖点2框外的人也可以玩起来3网页框背后也已发生你意想不到的故事4让那些总是固定的框,开始发生变化5把框变成桌面,用技术可以把想象变成现实6视频框的UI也可以成为创作要素甚至视频背后跳过按钮也可以成为创意甚至连浏览器都可以成为我们创造的素材当然,以上都是PC时代「框」里的故事移动端已经占据了我们所有的注意力,广告终端与网速的变化催生了更多创意框,抖音视频、头条瀑布流、朋友圈、直播视频、公众号文章,变成了新的框。我们谈框不得不谈到抖音,以视频为载体的媒介,内容当仁不让成为主角。so1. 基于故事结构的内容成为主流:不管是素人改造、段子、快速叙述电影、评论、教程,这些都离不开片段式、叙述式、反转式、纪实性等故事结构。2. 基于拍摄手法形式:镜头的运用,各种蒙太奇的手法层出不穷。3. 基于视频框本身的:很遗憾并没有发现一例成熟案例。内容为王,确实无可置疑,但,永远以内容出发,导致了大家忽略新的形式感,也就是利用手机视频框本框。而一个好的形式可以催生更多的内容,每一个新的框都可以注入新的内容每开辟一个新的框,都是一座金矿。如何基于视频去破框呢?我们不把它看成一个视频,而是把它看成一个框,那框的一切都可以被利用,UI、交互方法、视频载体等。举个例子:《活在框里的乐队》以抖音视频为载体,把框变成一个固定的格子格子可以无限延伸,可以变化比例,于是我们为抖音创造了一个新的框和新的形式。而这个形式背后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比如:1.开一个与视频框一样尺寸的“深坑”,去探索未知。2.创造一个在视频框内无限延伸的跑道,体验运动张力。3.置入视频框一样规格的浴缸,让Bikini也可以涵泳水中。<<<左右滑动>>>4.取景与视频框一样俯视的房间,被框住的人也可以进入新的世界,讲述一个哲思的故事。再比如抖音的界面上除了视频之外还有什么?按钮!这些按钮可以成为我故事的一部分么?我想这个时候你肯定迫不及待的回去看上面的案例,应该能找到很多可能性。内容为王形式为后有后才能有更多的王发现一个框打破它一次就创造一个新的内容「框」就是用来被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