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默认翻译为中文,点击可切换回原语言
已切换成原语言,点击可翻译成中文
案例简介:
案例简介:
中国银联「低头捡星光」2.0:一起捡起星光,种下善意
案例简介:
中国银联「低头捡星光」2.0:一起捡起星光,种下善意
案例简介:
暂无简介
中国银联「低头捡星光」2.0:一起捡起星光,种下善意
暂无简介
基本信息
暂无评分
已有{{caseInfo.tatolPeople}}人评分
创作者
案例详情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们为「低头捡星光」2.0公益行动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故事。《雪山下的小分队》「低头捡星光」公益微电影把星光种在树上,也把善意种进心里2024年,我们发现在三江源有一群“随手捡拾垃圾”的牧民和志愿者,并以他们为原型拍摄了一支群像短片《低头捡星光》,去传递银联“低头捡起垃圾,抬头看见星光”的公益主张;今年,我们希望通过一个更加具体、动人的故事来延续「低头捡星光」的公益理念。应该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在构思脚本的时候,我们讨论出三条线索:1、以三江源的真实环保故事为根基我们相信,只有深入地了解,才能更好地讲述。写脚本前,我们挖掘了大量当地的环保新闻,有三个故事特别打动我们。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艺术家米拉。两年前她去到玉树州那索尼村,联合当地牧民,用捡到的垃圾和废木创造了一棵“零废弃之树”;而当地人的守护故事也同样动人,我们看到三江源有一群小朋友会把捡拾的垃圾串成一串,当成勋章一样挂在身上。与此同时,当地牦牛误食垃圾的悲剧又让人感到痛心。我们从这些真实的故事里得到灵感,于是就有了《雪山下的小分队》的构想:一位到藏地的艺术家丽莎想通过艺术作品唤醒更多人的环保意识;而藏族小女孩格桑因为目睹牦牛的死亡开始在牧场捡拾垃圾,她们的故事由此展开。短片中丽莎经历了一次重要转变,从最初想要做地球装置,但后来意识到“捡起垃圾,才是这片草原需要的艺术”,也融入了米拉的真实经历。当丽莎和格桑一起捡拾垃圾完成“重生之树”,《雪山下的小分队》也找到了内核:一起把星光种在树上,也把善意种进心里。2、巧妙融入银联星光超市的角色2024年,银联联合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为曲麻莱县建起第一家“银联星光超市”,支持三江源的守护者们用捡到的垃圾兑换各种物资。这一次,我们将“银联星光超市”的角色也融入到故事里,丽莎和孩子们用捡来的垃圾兑换各种工具,一起完成“重生之树”。她们守护三江源,我们守护她们的善意和星光。3、强化线上内容和线下展览的关联我们希望用这棵垃圾做的树串联起公益微电影和公益艺术展。在拍摄的时候,我们按照米拉的手稿,尽可能一比一还原了“零废弃之树”;同时也和米拉合作,在「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完成了一棵新的“重生之树”,用两棵树连接起三江源和长江尾的善意。拍摄最后一幕的时候,当牧民们围着“重生之树”唱起古老的歌谣,所有在场的人都好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低头捡星光」微电影剧照海报只要心怀一片净土,垃圾也可以长出生命之树“山干净了,水干净了,人心就干净了”,是当地牧民常常会说起的一句话,捡拾垃圾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很多文案的灵感都来自于当地牧民口口相传的质朴话语。对他们来说,守护三江源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自然流淌的约定俗成。清明假期的时候,我们去到海拔4500多米的三江源,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完成了拍摄。在此特别感谢廖义源导演及其拍摄团队,提前一周到现场勘景,才有了影片里那些特别美好的镜头。「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2.0用一场跨越4000公里的善意传递,守护源头源尾共同的星光预热视频今年,我们在去年「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的基础上做了全新升级,以源头源尾的“江河对话"为轴线,邀请多位艺术家,以捡来的垃圾作为创作材料,以真实的三江源环保故事作为创作原型,打造了12件艺术作品。4月20日,这场全新的「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在上海START星美术馆正式开幕。联合多位艺术家,用多元视角重塑大地的诗篇展品01《大地血脉》用综合材质还原三江源独特的辫状水系地貌,展现这片土地的壮美与脆弱;它的生态系统就像身体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血管,经不住任何垃圾的堵塞。展品02《重生之树》在上海“种”下一棵用垃圾编织的“重生之树”,与三江源的“米拉之树”遥相呼应,一起探索生命何为,种下善意。展品03《山河有灵》用废弃垃圾重构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在三江源地区拍摄的经典雪豹作品,隐喻文明的残骸正侵蚀着高原生灵的栖息之地。展品04《废羽新生》以上海鸟类摄影师朱维佳的十多年护鸟历程为线索,用剪断的鸟线,编织候鸟的重生。展品05《守护未来的账户》用回收垃圾制作银行卡面,呈现银联所期望的环保愿景:三江源的牧民低头捡拾垃圾,城市的居民践行低碳出行,一起向大地存入“生态本金”。展品06《兑换星光的超市》我们复刻了银联星光超市的图景:用回收材料筑成坚实的基座,垃圾成为连接梦想的桥梁,物资带来不断汇入的星光。展品07《草原的垃圾猎手》我们将罗周仔加和旺仔狩猎垃圾的形象和草原、山脉的意象相结合,表达对草原的守护,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狩猎。展品08《修复神山》堆叠的垃圾如同生态故障,纠正生态系统中的"错配”,才能让神山重新长出洁净的脉络。展品09《信念之火》我们将守护三江源的世代话语熔铸为一根根火把,当薪火燃起,信念方能生生不息。展品10《生息之境》通过工业文明的残骸重构三江源的生命图景,将枯槁的植被钉入破碎的大地肌理,隐喻人类活动对生态根基的暴力介入,揭示所有生灵终将回归同一生命之源。展品11《中华水塔》我们用上千只盛满三江源水的塑料瓶,堆叠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立体水系,托起向上奔涌的生态文明。展品12《星光守护者》该作品是对艺术家Tyler田的"治愈神明"系列进行重构,通过巨型气模和灯光,投射出常年躬身清理三江源垃圾的“低头捡星光”的守护者形象。展品合集特别单元《源头源尾的影像对话》另外,我们还在美术馆二楼增加了摄影展区,通过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深耕三江源28年的珍贵影像和上海鸟类摄影师朱维佳十年护鸟历程的视觉记录,构建起一场源头源尾的生命对话。四场沉浸式主题讲座,深入一线环保故事展览之外,我们还邀请了奚志农、朱维佳、廖义源、秦博四位嘉宾到现场分享他们的环保故事。从野生动物摄影到鸟类观察日记,从公益微电影到环保纪录片,用生动的讲述带大家走进影像与自然的世界。MINI银联星光超市,向三江源传递一份善意在展览出口处,我们还放置了一台MINI银联星光超市,观众可以通过这个装置向三江源星光超市完成一次公益捐赠,同时也获得一份展览周边。我们希望哪怕相隔4000多公里,身处长江尾的我们依然可以参与到这场源头的守护里,一起传递善意,也收获各自的星光。「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Casevideo正式展出后,吸引了大量上海市民前来看展,各路艺术媒体、艺术博主和环保人士纷纷成为了本次公益艺术展的自来水,一时间#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 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引发了超越预期的自发传播,也让这场展览真正的成为了联接源头源尾两地的善意桥梁。中国银联相信,每一份来自长江尾的善意,终将点亮三江源的星光。「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将持续开放到5月4日,欢迎大家一起到现场感受!用源尾的善意,点亮源头的星光今年是我们和银联合作「低头捡星光」的第二年,我们将这场公益行动从三江源带到上海,这个中间遇到了很多新的挑战,但也有很多新的收获。我们在这个短视频的时代,“叛逆”地拍摄了一支八分多钟的微电影短片;同时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所有线上内容、线下展品以及一系列展览配套物料的设计和落地。全组人在一起熬了无数个夜,但想到在做公益这件事,内心就多了一些支撑。希望这场发生在上海的「低头捡星光」2.0行动,能让守护三江源这件事不止步于三江源,而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都能参与的事情。我们相信,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可以一起捡起身边的星光。创作人员名单创意团队:上海天与空广告集团CEO:邓斌Billy创意合伙人:许可Chris品牌副总监:邢行星资深品牌经理:小熊Murray创意组长:桃林资深文案:子羲、小豪 文案指导:chiukwokkan资深美术:王人三美术指导:弘奕、Normalnor、卢捷制作团队:太空漫游导演:廖义源监制:廖义军摄影:王维华剪辑:李成兵策展团队:不是美术馆策展人:刁勇、孙雪、杨紫涵
涵盖全球100万精选案例,涉及2800个行业,包含63000个品牌
热门节日97个,23个维度智能搜索
-
项目比稿
品类案例按时间展现,借鉴同品牌策略,比稿提案轻松中标
-
创意策划
任意搜索品牌关键词,脑洞创意策划1秒呈现
-
竞品调研
一键搜索竞品往年广告,一眼掌握对手市场定位
-
行业研究
热词查看洞悉爆点,抢占行业趋势红利
登录后查看全部案例信息
如果您是本案的创作者或参与者 可对信息进行完善